遂宁中医师承机构
报名资料
①国家中医药管理统一的申请表
②本人有效身份证
③中医医术专长综述(医师基本内容、特点描述、适应症、适用范围、安全性及有效性的说明)
④至少两名中医类别执业医师的推荐材料(大多省份需要15年以上的执业医,具体以各省通知为主)
以师承方式学习中医,提供跟师学习合同、学习笔记、临床实践记录等连续跟师学习五年的证明材料、以及指导老师出具跟师学习情况书面评价意见、出师结论。
经多年中医医术实践的,提供医术渊源的相关证明材料、以及中医药主管部门或者所在居委会或村委会出具中医医术实践活动满五年证明、或至少十名患者推荐证明、五份病例。
我们在跟诊中,望的信息、闻的信息、问的信息、切的信息,以及老师如何应诊,如何处理临床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都会储存在我们的记忆中。我们以后再遇到同样的信息或问题时,就会从我们的记忆中调集经验,并因人、因时、因地做出调整。所以,学中医理论要和临床实际紧密联系,理论所指的意义你在临床中遇到过,已经储存在你的大脑中,你在临床中思维的过程就是理论的运用过程,就是理论结合实践的过程,如果大脑中没有具体经验的储存,就无法理解理论所包含的意义,就没有内心深处的情感通过理论的提示作用而做出反映。这时候的理论,其指向是空的,变成了空谈。当然,并不是说不要理论,如果你是要讲课,要写书,要应付,理论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可以通过理论讲理论,通过理论讲故事,但一百个正确的理论都顶不上一次错误的行动。因为临床是要解决问题的,只有行动才能解决问题,问题不会因为你的理论讲的得好而解决,疾病不会因为你讲理论而改变。
遂宁中医师承机构
中医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选择自己的准则,其选择准则是为自己的认识和行动服务的,每次四诊、辨的过程,都是找方法、定准则的过程,每个人的个体差异,决定了没有普世的方法,没有普世的准则,准则来源于医生和病人以及所面临环境的共同作用,来自于面对病人时的内心之裁断,即发挥医生的主观能动性。作为医生,我只考虑自己的四诊是否尽心认真,辨是否准确,用是否合理,我不考虑是否符合标准、规定,我的目标是如何使病人恢复健康。至于其行为准则是否正确、合理,其裁决场所是诊室,裁判是病人,对于外在的质疑,无需明,不可明。
遂宁中医师承机构
中医也然,病就这些,也就这些,不同的医生由于其能力不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不同,都会有不同的着手渠道,其医术的提高靠的临床实践,靠提高文化修养,靠提高道德境界以及对医道的理解和感悟。每当遇到解决的问题时,有考虑发明什么新装备、新品,都是在考虑如何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提高自己的辨施治能力,所以就那几十种中,不同的思维等级,可以组合出不同的方,其疗效大不相同。从中医存在的形式上我们可以看到,我们要用中医这种知识思考,还要汲取各种各样的经验,包括社会经验、生活经验、临床经验等,通过自我经历和经验,形成我们的一个总和概念和体验。也就是说,我们要体验、思考、判断问题,就具备充足的材料,这些材料通过临床和各种实践来提供,通过实践来积累,没有思考所需材料,没有病人提供的信息,你怎么判断?怎么思考?你思考什么?判断什么?
遂宁中医师承机构